胸腰骶部矫形器(脊柱侧弯)

适用对象 :

脊柱侧弯,胸、腰、骶椎骨折或椎体不稳定,脊柱手术术后需保护固定等

技术参数:

材质:高温板材聚乙烯、低温板材等, 材质厚度:3-5mm;成品或取型定制
结构:支撑条为硬质钢条、铝条等

\

如过你有一双X射线的眼睛,那么你走在路上可能看到的是这种情况....



没错!脊柱侧凸!



目前在我国儿童脊柱侧凸的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!

接下来我们先一同看看脊柱侧凸的相关知识


一、脊柱侧凸定义:

      是以脊柱向侧方弯曲为特征的骨骼畸形,脊柱偏离纵向轴线,形成异常的侧向曲线,侧凸角度超过10度,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。

二、脊柱侧凸的分型:

C型脊柱侧凸(仅存在一个侧凸)和S型脊柱侧凸(存在两个侧凸,通常一个为主要侧凸,一个为次要侧凸)。

三、脊柱侧凸的类型:


1.功能性脊柱侧凸


(1)平躺时脊柱侧凸消失


(2)身体前屈时侧凸消失


(3)知道有侧凸后自己可以有意识的纠正和改变


可能形成原因:不良姿势,不对称负重,避痛性脊柱侧凸,长短腿等体态问题。


2.结构性脊柱侧凸


(1)肌肉骨骼系统发生病理性变化


(2)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


(3)未治疗的功能性侧凸可发展为结构性侧凸


可能形成原因:先天骨骼畸形,神经肌肉病变,脊柱外科手术,椎体退化,肿瘤,其他不明原因


3.特发性(约90%)


      幼儿型(小于4岁)、少儿型(4—9岁)、青少年型(10—18岁)成人型(大于18岁),成人型(大于18岁), 原因不明 多为脊柱本身问题


4.非特发性


      有某一特定病因如先天性、神经肌肉病变、 椎体退化、肿瘤等。


四、脊柱侧凸的危害:


1.危害身体姿态。


体态变形、背部疼痛、肢体协调性差、脊柱僵硬


2.危害脏腑器官功能


交感//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、心肺发育受限


3.危害心理健康


心理障碍、社交受限、在成长后持续恶化


4.严重者可能影响脊髓功能,导致不全瘫/截瘫


一句话概括,后果很严重


五、可能存在脊柱侧凸的征兆


1.偏头


2.高低肩


3.胸廓、背部有不对称隆起或者凹陷


4.骨盆偏移(侧移、侧倾、旋转等)


5.下肢不等长


6.动作中两侧肢体发力感不对称或肌肉发达程度不均衡


六.检查方式:


1.亚当式检查(体前屈测试):快速,简便,识别结构性侧凸,过程中,双腿伸直,上身前屈,头与双臂自然下垂。观察背部与腰部隆起与凹陷状况。


2.脊椎侧凸度数仪


3.肌肉群触诊与肌力测试


4.双脚长度检查


5.X光检查:弯曲顶点所在的位置:T7以上(上胸椎侧凸),T7-11(胸椎侧凸),T11-L1(胸腰椎侧凸),L2-L3(腰椎侧凸)

6.Cobb氏量角法



7.脊椎弹性


8.骨骼发育检验


七.脊柱侧凸分级


0~10度无需矫正


10~20度为轻度侧凸


20~40度为中度侧凸


40度以上为重度侧凸


八.治疗的方式和选择

九.矫治要点:


(一)设定运动治疗疗程。


(二)佩戴相应支具,与病患沟通分析其生活习惯,移除不良姿势。


(三)设定康复目标,与发病时间、侧凸角度、病患年龄有关。


十.支具的使用时机:


一般20度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,可以先以手法矫正


如果每年加重超过5度,则应进行支具治疗。


首诊30-40度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,应立即进行支具治疗,因为这一组60%以上会发展加重。


注意:


(一)支具与手法的先决条件是可以有效控制发展,再讲求减少侧凸角度。


(二)定期复查十分重要。


(三)如果发现不易控制则考虑:


        1.患者的生活习惯2.支具的佩戴时间 3.支具的选用是否合适4.患者侧凸角度过大,旋转严重。

手术治疗时机:


胸弯大于40度、胸腰弯/腰弯大于35度者


支具治疗不能控制,侧凸快速进展者


腰背疼痛明显或者有呼吸困难者。


十一:治疗及运动康复:


以下训练方法均以患者向右侧凸为例


训练前热身:


1.盘腿双拳撑地,T12-L2前凸,肋弓向前,腰曲做出来,摆头扭向对侧左5次,右5次。


2.坐姿右手背贴左腿,身体向左旋,左手臂后展,双侧交换左5次右5次。


3.站立双腿与肩同宽,双手交叉,向前回旋轻动躯体,左5圈,右5圈。


4.前弓后剑,两手交叉下压,双侧交换。


训练方法


1.重心前移后移训练。利用抬脚跟(踮脚尖),抬脚板感受,如何利用骨盆前倾做出腰弯,放松腰肌----T12-L2前突,肋弓前突不是上身前突。(从这步起后面的所有动作都要作出腰弧)。






2. 步行训练


(一)正常走路,后脚跟离地时把肋弓挺出去。


(二)交叉步行。



(三)俄国大兵步行:前脚板拍地,挺肋弓。




3.坐姿训练:以弧右为例,左手靠桌面(可用瑜伽砖垫高或者滚筒)肩部左平移,右侧骨盆下降,右脚弯曲放至椅子外侧。




4.站姿训练:左手靠墙肩平移,左膝弯左腰低。




5.肋木+Bobath球训练:以弧右为例:面对肋木,右手反手握住平杆子同高,左手握杆,双肩左平移,右骨盆离开球斜坐。




肋木+站立位训练:左手靠着肋木,手臂成90度,右手伸直放掌,掌心向前。




单脚支撑重心训练:右脚踏在肋木上,脚板与肋木平行。左手反手插腰,右手点肩。




Bobath球训练:以弧右为例:身体倾斜球上,弧右位置紧贴球的弧面,保持躯干伸展位,保持5到10分钟。




6. 进阶侧面平板弧右:


侧面左手撑地,右手点肩,右腿在前,左腿打直。




7.悬吊训练:弧右的位置在悬吊带悬空,右手稍支撑地面维持平衡。


温馨提示:训练过程中如有疑问务必咨询其康复治疗师,切不可盲目进行。



作者 韦阳湖